知识课堂 9|纺织品保暖性能知多少?
随着进入冬季,人们开始偏向选择保暖性能更好的服装。可是考核服装保暖性能的指标却不只有一种,有保温率、热阻、光蓄热性能、吸湿发热升温值等。那么关于纺织品的保暖性能,大家对其了解有多少呢?今天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些与保暖性能相关的知识。
1、定义
(1)保温率:无试样时的散热量和有试样时的散热量之差与无试样时的散热量之比的百分率。
(2)热阻:试样两面的温差与垂直通过试样的单位面积热流量之比。(热阻以平方米开尔文每瓦(㎡●K/W)为单位,它表示纺织品处于稳定的温度梯度的条件下,通过规定面积的干热流量。)
(3)光蓄热性能:纺织品吸收环境中的太阳光,转化为热能并保持一段时间,使温度升高的性能。
2、常用的检测方法
(1)保温率
GB/T 11048-1989《纺织品保温性能试验方法》A法
FZ/T 73016-2020《针织保暖内衣絮片型》附录A
(2)热阻
GB/T 11048-2008《纺织品生理舒适性稳态条件下热阻和湿阻的测定》A型仪器-蒸发热板法、B型仪器-静态平板法。
GB/T 11048-2018《纺织品生理舒适性稳态条件下热阻和湿阻的测定(蒸发热板法)》(同2008版A型仪器的方法)
GB/T 35762-2017《纺织品热传递性能试验方法平板法》(同2008版B型仪器的方法)。
GB/T 38426-2019《睡袋的热阻和使用温度的测定方法》
(3)光蓄热性能
GB/T18319—2001 《纺织品 红外蓄热保暖性的试验方法》
GB/T 18319-2019《纺织品 光蓄热性能试验方法》
(4)吸湿发热升温值
FZ/T 73036-2010 《吸湿发热针织内衣》附录A
3、方法有效期
热阻测试方法有多种,常见的包括暖体假人法和蒸发热板法。尽管暖体假人法可以相对准确地测量服装的热阻,但由于其昂贵且复杂,使用受到很大限制。目前企业广泛采用的是蒸发热板法来测试织物及其制品的热阻。
国内广泛使用的测试方法为GB/T 11048标准,在两次修订中分别发布了GB/T 11048—1989、GB/T 11048—2008和GB/T 11048—2018三个版本,并规定了保温率、克罗值、热阻等术语和定义。在GB/T 11048—2008标准中不再使用术语“保温性能”一词,改用术语“热阻和湿阻”,并取消了原标准中关于管式保温仪以及保温率指标的内容。因此,在该标准下只能得到热阻测试结果而无法获取保温率指标。而在GB/T 11048—2018标准中取消了静态平板法以及克罗值指标、热导率指标。
进行GB/T 11048测试时应注意取样具有代表性,试样应平整无折痕、无折皱、无起泡并且没有变形,将试样自然放置于测试板上使其与测试板之间以及多层织物各层之间不存在额外空隙。对于厚度较大且松散的样品,在实验前应进行充分调湿平衡,以确保样品在传递过程中产生的变形得到充分恢复。
保温率和热阻是否能换算?
当按照GB/T 11048-2008 B型仪器-静态平板法或GB/T 35762-2017进行测试时,仪器只能得出热阻值,这个时候如果想知道样品的保温率时,可以按照GB/T 35762-2017附录A中的公式进行换算: